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
美一天美发网

快捷登录

查看: 84040|回复: 3

[行业新闻] 贵阳有家三八理发店 8个女师傅 当年因清一色女理发师而更名

[复制链接]

主题

听众

322

积分

元老VIP会员

发表于 2017-5-11 13:48:17 |显示全部楼层
美一天网客服微信:275273882
1.jpg
              理发店部分员工合影

3月7日下午,贵阳永乐路66号。七旬老人张绣华正在一家老理发店剪头发。一旁响着剃刀修面滋溜滋溜的声音。

她已经迷恋这家老店30多年了。这家店有一个特别的名字,叫“三八理发店”。从上世纪40年代创立至今,已经经营了70多年。这个店铺最兴旺的时候,有33位师傅,而且全是女性。

随着时光的流逝,老店现如今有11名理发师傅,他们的性别搭配也很特别,有3名男师傅,8名女师傅。年龄最大的61岁,最小的35岁。

老店的摆设老旧而简单,但店内充满温情,许多贵阳市民一直坚持来这里理发,承载了很多人的记忆。

“三八理发店”风雨70多年

昨日下午4时许,记者走进这家老字号理发店。在永乐路与中华路交叉口,沿着永乐路向前走100米,道路的左侧,抬头即可看见“三八理发店”几个大字。

老店约100平方米,店员们统一穿着白大褂。理发师傅杨萍手里拿着老式电吹风给张绣华吹头发。

“这个老伙计已经有30多年了,舍不得报废。”杨萍告诉记者,老电吹风风力柔和,声音小得跟蚊子叫一样,而且定型效果非常好,哪怕只有几根头发,都能够定型。

张绣华今年78岁,坚持来这里理发有30多年了。她说,老店仍保留着多年前的理发方式,躺在理发椅上刮胡子、用推子剃头。

不过,这家店并不是一开始就叫“三八理发店”。据理发店老板夏培英介绍,老店是在二十世纪40年代由一批扬州人创建的私坊,当时开在当时的广东街,现在的中华北路上。

解放后,这家店名叫美华理发店,是当时贵阳仅有的6家国营理发店之一,在贵阳理发店中很有名气。

“听老一辈的说,‘三八理发店’这个名字是邓颖超改的。”夏培英说,当年周恩来总理和夫人邓颖超来到贵阳,在美华理发店理发,看到店里的员工都是女性,时任全国妇联副主席的邓颖超就笑说,这里都是女同志,何不叫“三八理发店”?

从此,店名就真的改了,并一直沿用至今。

几次迁址 老顾客不离不弃
2.jpg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目前三八理发店有女员工8名,男员工3名

1972年,夏培英进入“三八理发店”,从学徒干起。“那时候,大家都是排着队来理发。”夏培英还记得,当时理发带吹风的是3毛9分一个人,不带吹风就便宜6分钱。有一年半个月不到,夏培英一人就挣了100多元钱。

80年代初“三八理发店”面临关闭。夏培英舍不得这块老牌子,1989年,她与丈夫魏清华一咬牙,就将这家老店承包下来。

承包“三八理发店”后,因为理发技术和设备较差,夏培英一度被压得快喘不过气。1990年,当时贵阳还没有焗油这项技艺,为了赶上潮流,夏培英就专门到上海学习。

回到贵阳,经过多次反复调制,“三八理发店”终于成为贵阳第一家使用焗油技术的理发店。“当年三八妇女节,我们做活动只收半价,焗油每人3块5,当天来了近两百人。”时隔多年,夏培英依然记得这些琐碎的细节。

可是,很快,“三八理发店”又面临了新的考验。1994年中华北路拆迁,“三八理发店”的生意开始下滑,老字号面临着极大的考验。夏培英赌上了全部的家当,在毓秀路每月花3000多元房租租了一个门面,总算是站稳了脚跟。

“当天下着大雨,路上极静,但店里人太多了,我们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。”夏培英回忆,尽管店面在困难的时候,搬上搬下搬了很多地方,但顾客一直追随不离不弃。

2007年,夏培英将“三八理发店”搬至贵阳永乐路66号,一直到现在。

每天上百顾客迷恋这里的“老味道”
3.jpg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“三八理发店”用传热毛巾包头发,这种传统方法的好处是不损伤发质

最兴旺的时候,店里请了33名理发师傅都忙不过来。随着时光的流逝,老店现如今有11名理发师傅,他们的性别搭配也很特别,有3名男师傅,8名女师傅。在这里,男士理发一律30元,女士一律20元。

尽管现在满街都是装修豪华的高级理发店,但“三八理发店”每天还是会接待上百名顾客,这些顾客各个年龄层的都有,不过大多还是以中老年人为主。“这些熟客一直坚持来这里理发,除了喜欢这里熟悉的感觉之外,店里的老手艺和老工具都功不可没。”夏培英告诉记者,这些熟客已经在店里理了大半辈子的发,她看着很多孩子从小长到大。

“三八理发店”一直坚持对顾客使用干净的白毛巾。“店里所有的毛巾每天晚上都要拿来浸泡,一律用高温消毒,一般男士理发要用三四张毛巾,女士理发要六七张,每张只用一次,绝对不重复使用。”夏培英说,虽然这样无形当中增加了一些成本和繁琐的工序,但这样才能让顾客真正体会到在老式理发店里的“老味道”。

不仅如此,“三八理发店”还传承了老店的仪式。顾客进门迎声:请进来。顾客坐下来时问声:你要剪哪里?出门送声:欢迎下次再来。

46岁的理发师傅向德才穿着白大褂,正手拿剃须刀给代老伯修面。代老伯很享受地躺在老式理发椅上,向德才用热毛巾在他脸上捂一会,接着手拿锋利的剃刀熟练地蹭上去,伴随着一阵阵“滋溜滋溜”的声音,大约3分钟时间一张脸就收拾干净了。

“修面是传统老式理发手艺的基本功。”向德才25岁进老店学理发,一呆就是20多年,他说,传统老手艺最讲究的是手上的感觉与力道的拿捏,手腕功夫是否到家,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理发的效果。而这个手上功夫,不经过三年学徒的苦练,是出不了师的。

“能走到这一步不容易对吗?”夏培英已经67岁了,笑起来眼角的纹就像水里的涟漪,她常常感到自己力不从心,但很多东西难以割舍,希望能开久一点,不让这门手艺失传。

时光渐渐生锈。七旬老人张绣华依然带着一种怀旧情结,在这里理发不是因为价格便宜,而是这里有她岁月的回忆。她告诉记者,如果这家理发店搬家,她还会继续追随。

主题

听众

3755

积分

元老VIP会员

发表于 2017-5-11 16:46:07 |显示全部楼层
真的很悠久了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主题

听众

249

积分

老用户组

发表于 2017-5-11 17:15:59 |显示全部楼层
好处很深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主题

听众

249

积分

老用户组

发表于 2017-5-11 17:16:17 |显示全部楼层
感触很深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论坛简介|VIP办理|广告报价|友情链接|帮助中心|联系我们|手机版| 美一天美发网 ( 粤ICP备15038272号 ) |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837号

GMT+8, 2024-3-29 06:18 , Processed in 0.060300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Design by zzmyt X3.4

© 2001-2012 Comsenz Inc.

返回顶部